咱得做孩子的“树洞”,耐心听他们说话。孩子就像一本还没写完的故事书,每一页都有他们的小秘密。孩子愿意跟你分享感受时,手上事儿先放一放,好好听着。眼睛盯着孩子,时不时点点头,证明你在认真听。别着急打断孩子,也别马上给建议。
比如说,孩子放学回来,一脸不开心地说:“今天我在学校画画,小明说我画得不好。”这时候,你就抱抱孩子,说:“听起来你有点难过,跟我说说他为啥这么说呀?”让孩子觉得你懂他,愿意走进他的小世界。孩子把委屈倒出来,就跟给气球放气一样,压抑情绪能减轻不少。
得用有趣的方式帮孩子释放情绪。情绪就像一股能量,老憋在心里可不行,得找个出口放出去。运动就挺好,就像给情绪装了个“安全阀”。可以跟孩子去公园跑步、跳绳或者踢球。跑着跳着,孩子身体里就会分泌出“快乐因子”,心情立马就变好了。
还能让孩子画画、唱歌。给孩子一张大纸和一盒彩笔,让他把心里的感受画出来。要是孩子压抑难受,可能会画出颜色很深的画。画完后,跟孩子聊聊画里的故事,说不定能发现孩子内心的小秘密。唱歌也一样,跟孩子一起大声唱喜欢的歌,把不痛快都唱出来。
咱还得给孩子满满的信任和鼓励。孩子就像小树苗,需要阳光雨露,信任和鼓励就是最好的养分。孩子遇到困难,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,得坚定地告诉孩子:“我相信你可以的。”
比如说,孩子要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,特别紧张,担心自己忘词。你就跟孩子说:“你平时朗诵得那么好,认真准备肯定没问题。就算真忘词了也没事,大家都能理解。”孩子努力尝试新事物时,要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和进步。哪怕只有一点点小进步,也别吝啬你的赞美。让孩子知道,不管结果咋样,你都会支持他。
得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。家庭就像孩子的避风港,温馨和谐的氛围能让孩子心里踏实。在家里,爸妈尽量少吵架,有问题好好商量。每天安排点亲子时间,像一起吃晚餐、散步或者玩游戏。
吃饭的时候,大家分享一下当天遇到的趣事。玩游戏也能增进亲子关系,像玩扑克牌、下棋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,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,心里的压抑情绪也会慢慢没了。
孩子心理压抑不可怕,只要咱用爱和耐心去疏导,肯定能帮孩子赶走心里的小怪兽,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