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说倾听与理解。面对这些自负的娃,咱可不能一上来就纠正他们,得先耐心听他们咋想的。比如说,找个安静舒服的地儿,让孩子敞开了跟你说为啥觉得自己厉害。说不定孩子会说,是某次考试考得好,或者某个比赛拿了奖。咱在听的时候,得表示理解,让孩子知道咱尊重他们的感受。其实啊,理解孩子的自负情绪可重要啦,这往往是他们内心需求的体现。有些孩子可能在家里没人关注,就在学校装得特自负来吸引别人注意。咱得站在孩子角度想问题,这样才能走进他们内心世界。
接着是引导自我认知。听完孩子想法,理解他们之后,咱就得引导他们认识自己。可以举些具体例子,让孩子看看自己的优缺点。就像和孩子一起分析考试,哪些题做对了,为啥做对;哪些题做错了,又是为啥。让孩子明白,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,没谁是完美的。也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,在活动里看看其他同学的优点。等孩子发现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,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就更客观了。同时呢,咱得鼓励孩子向别人学习,告诉他们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,学别人长处能让自己更优秀。
再就是培养谦虚品质。咱得帮这些过度自负的初中生养成谦虚的美德。可以给孩子讲些名人谦虚的故事,像牛顿,人家在科学上成就那么大,还说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。通过这些故事,让孩子知道谦虚不会显得自己渺小,反而能赢得别人尊重。在日常生活里,咱也得鼓励孩子多听别人意见。孩子做事儿的时候,让他们先听听别人建议再做决定。要是孩子听了别人意见把事儿办得更好了,咱得赶紧表扬,让孩子尝到谦虚的甜头。
最后是树立正确目标。过度自负的孩子,对自己期望往往太高,达不到目标就会有挫败感。咱得根据孩子实际情况,帮他们定合理的目标。目标分短期和长期的。短期目标要具体、可行,孩子努努力就能实现,比如说一个月内数学成绩提高10分。长期目标可以更远大些,像考上好高中。孩子有了明确目标,就会把心思放在实现目标上,不会老自负了。
总之,给过度自负的初中生做心理开导,真的是得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。通过倾听理解、引导自我认知、培养谦虚品质和树立正确目标这些办法,帮孩子克服过度自负的问题,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