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阳光透过树叶,在地板上留下一片片光影。五岁的朵朵正蹲在花坛边,拿着放大镜看蚂蚁搬家呢。这场景让我想起上周家长会上,李女士紧张得直揪衣角,说:“孩子看动画片都坐不住,咋能让他静下心写作业啊?”
专注力训练可不是把孩子变成机器人,就跟教孩子系鞋带似的,用游戏的方法让注意力自然就来了。我常跟家长说:“别老盯着终点,先瞅瞅孩子脚下有啥好玩的。”
1. 把注意力变成“寻宝游戏” 在儿童房角落放个神秘盒子,每周换个主题。这周是“声音盲盒”,里面有沙漏、八音盒和风铃;下周换成“触感盲盒”,装着毛绒球、鹅卵石和丝绸。孩子闭眼摸的时候,大脑就像雷达扫描一样,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啦。有位妈妈说,她儿子写作业前都会主动说:“妈妈,咱们玩个‘专注力启动器’吧!”
2. 用“橡皮筋法则”弹性训练 真正的专注力就像橡皮筋,得有松有紧。我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玩“注意力拉伸”游戏,从3分钟开始,每天加1分钟。孩子专注拼图时,别突然打断,等他自然停了就说:“刚才你眼睛一直盯着拼图,像小侦探找线索呢!”有个爸爸发现,他七岁女儿玩乐高时,专注时间从15分钟延长到40分钟,简直绝了!
3. 创造“专注力彩虹” 每个孩子专注的方式都不一样。内向的孩子看云朵时可能特别专注,好动的孩子骑平衡车时状态最佳。我遇到过一个总被说“坐不住”的男孩,结果发现他组装模型能专注两小时。建议家长准备“专注力日记”,记录孩子不同活动的专注表现,就像收集彩虹碎片。
4. 把干扰变成“注意力燃料” 别跟干扰对着干,把它转化一下。孩子写作业被窗外鸟鸣吸引,就顺势说:“这鸟唱啥歌呢?咱给它起个名。”等孩子说完,再回作业:“刚才你观察得可仔细了,现在把这观察力用到数学题上咋样?”有位老师说,她班上总走神的孩子,在“干扰物观察日记”里写出了超生动的作文。
5. 家长要做“注意力镜子” 孩子专注时,家长的反应很重要。孩子专注画画,别说“画得真好”,要说:“我看你一直在调颜色深浅,像调配魔法药水。”有个妈妈这么做后,孩子写作业突然抬头说:“妈妈,我刚才好像进入另一个世界!”
傍晚咨询室里,朵朵妈妈来分享,说女儿现在主动把玩具放“专注力收纳盒”,还说下次打开“注意力会像弹簧一样蹦得更高”。专注力训练不是把孩子变成一动不动的雕像,而是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专注节奏。家长用游戏化思维训练,那些“分心”瞬间,都能变成专注力生长的养分。各位宝爸宝妈,赶紧试试这些方法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