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一推开家门,嘿,发现女儿把粉色书包换成黑色双肩包了;吃晚饭的时候,她突然顶嘴,说“你根本不懂我”!这些场景啊,就跟小石子扔到湖里似的,让父母心里直犯嘀咕:10岁的女孩,难道提前进入叛逆期啦?
咱接着看看这些女孩的表现哈,她们就像小树苗开始抽枝了。书包里藏着口红,被发现的时候还瞪大眼睛说“这是借给同学的”;作业本上画满了动漫人物,就好像在纸页上建了个秘密王国;还突然对“妈妈穿的衣服土气”发表专业见解,你说逗不逗!
这可不叫叛逆,是大脑在搞“装修”呢。前额叶皮层就像没完工的工地,情绪开关到深夜11点就突然跳闸。她们需要的不是一顿训斥,而是像调试新手机系统那样耐心,毕竟啊,这小脑袋正在安装“独立思考”的APP呢!
应对这些情况,咱也有办法。别着急否定孩子,说什么“你乱花钱”,试试说“这个发卡挺有个性,能教我怎么搭配吗”;别怕她犯错,把零花钱交给她支配,就跟教骑自行车得松开手一样;她要是摔门而出,记得在门缝塞张纸条,写着“冰箱第三格有你爱的杨枝甘露”。
那这些偷偷涂睫毛膏的女孩,真正渴望啥呢?就是你发现她数学考满分的时候,比发现她染头发还惊喜;周末逛街的时候,认真听听她推荐的动漫主题曲;她说“不想吃药”的时候,问问“需要妈妈陪你玩打怪兽游戏吗”。
10岁可不是叛逆的起点,而是自我认同的破晓时分。当父母学会像用显微镜一样观察孩子成长的细节,那些“叛逆”的枝桠,最后肯定能开出理解的花。
下次她把校服穿得跟走时装周似的,你不妨举起手机,问问“宝贝,这个混搭风要配什么背景音乐”。有时候啊,幽默可比讲道理有用多了,就像一把锋利的剪刀,能剪出亲子关系的透气孔!
最新评论